習近平總書記在《七年知青歲月》中談到,陜北農村教會了他什么是群眾,什么是信心。剛參加工作時,我有過待遇不高的失落、能力不足的恐慌。經過兩年多的基層歷練,我適應了基層,基層也改變了我,人雖曬黑了,但心靜了、沉穩了。
在這里,我感受到時代的召喚。高鐵、移動支付、5G已成為我國科技新名片,但切不可忘記我們仍然是一個農業大國、人口大國的現實。走進基層才發現,勞動力、科技、資本等社會發展的要素依然遠離農村,如何讓農民有勁頭、讓農業有出路、讓農村有未來,基層的現狀讓我沉思。
在這里,我堅定了不斷奮進的信念。我所在的湖北襄陽市樊城區牛首鎮牛首村全村2000人,戶籍青壯年勞力1200人,在家里不足20%,鄉村振興如何有效銜接?農村普遍存在的突出問題,考驗著我們基層干部。我們既要心懷大格局,了解世界時勢;更應該肩負新使命,腳踏實地。
在這里,我培養了深厚的基層情懷。在基層,接觸最苦最窮群體,解決最小最雜矛盾,街上的早餐衛生不衛生、我們的街道干凈不干凈、老人看病順不順心、學生上學滿不滿意,這些群眾關心的一件件小事,就是最大的民生。
來源:中國青年報客戶端
龔雪梵 來源:中國青年報